“首届中国近代史全国青年高峰论坛”入选论文公告
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共有89篇论文入选“首届中国近代史全国青年高峰论坛”,公告如下:
序号 | 作者 | 题目 |
1 | 巴杰 | 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的赤色店员工会研究 |
2 | 蔡炯昊 | 从民族国家回望帝国——政治文化转型与民国时期的清代历史记忆 |
3 | 蔡志鹏 | “法西斯”概念在一九二〇年代中国的译介与论述 |
4 | 常国栋 | 战备与民生:战前南京国防建设中的土地征用纠纷(1935-1937) |
5 | 陈海懿 | 英国视域中的国联调查团组建——基于英国档案文献的考察 |
6 | 陈默 | 阴谋、误判、解读:1940年成都抢米风潮中的反共摩擦 |
7 | 陈若愚 | 章学诚《浙东学术》篇发微 |
8 | 崔岷 | 游移于官绅之间:清廷团练办理模式的演变(1799-1861) |
9 | 丁乙 | 1927年政权鼎革之际沪苏教育界的革命实践——以“打倒学阀”为中心的考察 |
10 | 董清平 | 失控与有序之间:从船户盗卖盐斤看战后国民政府的基层管控(1946-1949)——基于自贡盐业档案的统计分析 |
11 | 董笑寒 | 清代男性之间的同性关系研究 |
12 | 段金生 | “绸缪”与“顺势”:蒋介石对川滇黔策略的演变(1926-1934) |
13 | 段炼 | “发明新理想”:尊君、改制与“公理”世界观的初创——以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思想演变为中心 |
14 | 冯峰 | 政治参与、财政汲取与中央集权——孔飞力论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 |
15 | 高旭东 | 胡适的“容忍政治”学说析论——以《自由中国》为主要考察对象 |
16 | 郭循春 | 细论第二次直奉战争与日本陆军——基于日文史料的深度考察 |
17 | 郭妍 | 汪伪政府“清乡”运动中的宣传活动 |
18 | 何树远 | 政潮与学潮:1920年代北京高校风潮研究——以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为中心 |
19 | 何志明 | 地方党部、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江浙地区的破除迷信运动(1928-1931) |
20 | 贺江枫 | 1935年华北自治运动与国民政府的因应——以何应钦北上为中心 |
21 | 黄圣修 | 马其昶《清史.儒林传稿》研究 |
22 | 贾迪 | 民国时期的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的重构与演化——以北京为例(1924-1949) |
23 | 贾国静 | 生态史观视野下的清代河工 |
24 | 姜子浩 | 寄食与竞食——豫东沦陷区伪军的粮食榨取与伪政权文武组织的互噬 |
25 | 蒋凌楠 | 从“阶级制度”、“阶级压迫”到“阶级斗争”二十世纪早期《共产党宣言》与阶级进化史观的接受 |
26 | 雷乐街 | 民国北京警察机关对非刑事性自杀事件的处理——以北京市馆藏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
27 | 李飞龙 | 1950年代前期贵州清退帮工帮粮研究 |
28 | 李里 | 中共中央向苏区输送党员的组织机制(1930-1931年) |
29 | 李欣然 | “政”在体用之间——张之洞“中体西用”说的几种反响 |
30 | 李欣荣 | 仿周公摄政:载沣监国礼节纷争与宣统朝局的开端 |
31 | 李洋 | 他曾这样译注《大清律例》:《中国评论》所载哲美森译作述评 |
32 | 李永进 | 革命话语与话语革命:“新民主主义”在延安知识界的传播与认同 |
33 | 李玉铭 | 飞剪船时代:上海开埠初期的远洋贸易形态与结构——以远洋运输方式为中心 |
34 | 李哲 | 易代之际四川泸县的士绅权势与地方秩序(1911-1928) |
35 | 梁晨 | 清华大学教职员群体规模与流动研究,1925-1952年——基于《教职员名册》的量化分析 |
36 | 梁勇 | 晚清公局与州县行政——以巴县为例 |
37 | 刘爱广 | 知识旅程与思想资源:《埃及近世史》在晚清中国 |
38 | 刘晨 | 太平天国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恐慌——兼谈太平军恐怖形象之成因 |
39 | 刘玉山 | 英国的南海政策探析(1920-1975)——以英国“外交部档案”为中心 |
40 | 柳德军 | 民国“保长”: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基于20世纪40年代甘肃乡镇保长群体结构的分析与思考 |
41 | 鲁卫东 | 派系问题与党权竞逐:国民党省党部改组与地方政治生态(1927-1944)——以安徽省为例 |
42 | 马建标 | “塑造烈士”:五四时期的“民族气场”与反日运动的展开 |
43 | 马瑞 | “国家声音”:民国广播与国语运动——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考察 |
44 | 毛光远 | 南京国民政府军马补充机制与相关困境考察 |
45 | 潘晓伟 | “防俄”到“联俄”——1880年代清政府对朝政策变化的轨迹 |
46 | 裴艳 | 民国初期奉天省破解财政困境考察 |
47 | 瞿骏 | 觅路的小镇青年——钱穆与五四运动再探 |
48 | 史展 | 宣统二年疆臣两次联奏阁会并立奏电考析 |
49 | 宋帮强 | 光复初期谢雪红与中共台湾地下党关系研究 |
50 | 孙健伟 | “到苏区提款”:苏区为上海中共中央输送黄金之考察——以赣东北、中央苏区为中心 |
51 | 孙凯 | 銮舆西播与中枢重建:庚辛国变期间留京官员奔赴行在考实 |
52 | 孙扬 | 香港爱国左派社会述论 |
53 | 汪红娟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食盐走私与缉私研究 |
54 | 王刚 | 己亥建储前后的“权”与“言”:武昌“假光绪案”考析 |
55 | 王丽 | 杨格离华前后:战后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历史考察 |
56 | 王美平 | 日本对载泽使团访日考察之因应考辨 |
57 | 王萌 | 二十世纪初日本外务省的对华舆论操控——以《同文沪报》为例的考察 |
58 | 王亚莉 | 论山西解放区村干部在妇女离婚问题中扮演的角色 |
59 | 王英俊 | 日军侵粤前夕的广东军政关系 |
60 | 王玉 | 分化与联合:“己亥建储”前后的废立派与反废立派 |
61 | 魏兵兵 | 公法、主权与利益:一战时期北京政府对德侨财产之处置 |
62 | 吴敏超 | 苏南反“清乡”:中共干部汪大铭的作战与生活 |
63 | 吴云峰 | 向何处争女权——论华中根据地对传统婚姻习俗的改造 |
64 | 吴志山 | 开滦煤矿代管事件的历史考察(1948—1952) |
65 | 武向平 | 近代日本在华资源“调查”及盗绘图表 |
66 | 项浩男 | 缩影:胡宗南与第七分校的创立和办学 |
67 | 徐鹤涛 | 穷国外交——北洋政府外交经费之研究 |
68 | 徐鹏 | 苏联经验与本土实践——建国前旅大地区对工人工资制度的探索 |
69 | 杨豪 | 社会流动视域下的土地改革再探讨——以冀中解放区为中心的考察 |
70 | 杨思机 | 民国北京政府蒙藏事务机构的设立和改革 |
71 | 杨泰华 | 文化现实差异与革命理论调整:1920年代“大地主”的概念使用及指向变迁 |
72 | 于海兵 | 近代中国“自我意识”的危机——以梁启超的“大我”“小我”论述为例 |
73 | 于之伟 | 初掌大工厂:中共对鞍钢的接管与早期复产(1948-1949) |
74 | 岳鹏星 | 晚清时期铁路厘金发源探析 |
75 | 臧玉冰 | 甲午战后日本对华商约外交之探析(1895—1903) |
76 | 张德明 | 鼎革前后的抉择:1949年燕京大学的众生相 |
77 | 张会芳 | “风成于气”:辛亥五四期间的安重根戏剧编演与民族主义 |
78 | 张文俊 | 抗战初期红军改编及出动 |
79 | 张文涛 | “阶级中国”的塑造与改造:后五四时代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对社会革命的回应 |
80 | 张雅倩 | 战后初期大陆台胞返籍研究 |
81 | 张艺维 | 道光朝陋规整顿与朝政困局探微——以道光末年晋抚王兆琛复设陋规案为中心 |
82 | 张印举 | 日伪北平坊里制度初探 |
83 | 赵妍杰 | 为了人生幸福:五四时期家庭革命的个体诉求——兼论胡适与五四时期的家庭革命 |
84 | 郑善庆 | 1940年代史学著述的评判标准问题——以审查意见为中心的探讨 |
85 | 周海建 | 制度的惯习:清末新政以前中文世界对西方内阁的认知与想象(1840-1900) |
86 | 朱东北 | 行易知难:南京国民政府民众政策与社团的制度建构(1927-1931) |
87 | 朱时宇 | 电波中的权势转移:“二二八”事件中的广播与政争——以台北广播电台为中心 |
88 | 朱文哲 | 西历·国历·公历:近代中国的历法“正名” |
89 | 左攀 | 论清朝灭亡的民粹因素——以广西谘议局档案为中心 |
(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中国史学会秘书处将于近日向入选者发送正式邀请函。未入选者,恕不逐一通知。
中国史学会
201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