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download
学术资讯

书讯 | 澳门理工学报丛书出版

发布时间:2018-04-21 15:20:00

丛书简介:


“澳门理工学报丛书”选编自《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改版以来所刊文章,涵盖名家专论、港澳研究、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等栏目。作为公共学术平台,《澳门理工学报》所刊各文既有名家大作,亦有新秀佳篇;既立足澳门,亦举目神州、放眼世界;既彰显学术坚守,亦展现薪火相传。读者各取所需,借助本丛书领略海内外学者风格各异的治学门径,以及近年来澳门学术发展的脉络。本丛书分《总编视角(2011~2014)》《总编视角(2014~2017)》《中西文化(2011~2017)》《名家专论(2011~2017)》《港澳研究(2011~2013)》《港澳研究(2014~2017)》六卷。


主    编:李向玉  刘泽生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总 序

澳门理工学院院长 李向玉


学报之于大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年蔡元培先生为《北京大学月刊》撰写发刊词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把办好学报看作是将北京大学办成高水平学府的一个必要条件,认为要“尽吾校同人力所能尽之责任”,“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释校外学者之怀疑”。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理念,成了大学学报办刊宗旨与原则的经典阐述。澳门理工学院正是秉承这样的一种理念,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努力办好《澳门理工学报》。


澳门理工学院(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位于澳门半岛之东望洋 山下,面朝大海,毗邻金莲花广场,成立于1991年9月16日。澳门理工学院以“普专兼擅,中西融通”为校训,以“教学与科研并重”为方针,以“小而美、小而精、出精品”为方向,以“扎根澳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争创一流”为理念,以“教学标准国际化、科研工作规范化、校园设施电子化、行政工作法治化”为治校标准。学院下设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管理科学高等学校、公共行政高等学校、艺术高等学校、体育暨运动高等学校、高等卫生学校等六所高等学校,以及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中西文化研究所、“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葡语教学暨研究中心、博彩教学暨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教学暨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2014年,澳门理工学院成为亚洲地区第一所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院校评鉴的高等院校。澳门理工学院还是亚洲太平洋大学协会和葡萄牙语大学协会会员、葡萄牙理工高等院校协调委员会特邀委员、香港理工大学发起的持续教育联盟成员,在国际和区域间开展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与广泛合作。澳门目前共有10所高等学校,澳门理工学院是其中成立较早的一所公立、多学科、应用型的高等学府。建校二十多年来,尤其是回归以来,澳门理工学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澳门地区一所富有活力和影响的综合性高校,为社会培育了大批栋梁之才。《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正是依托澳门这块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盛名、中西文化汇聚的莲花宝地,由澳门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


《澳门理工学报》还是一份很年轻的刊物,创刊于1998年,最初为年刊、半年刊,后改为季刊。本人参与了学报创刊的全过程,在当年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创业,筚路蓝缕,几许艰辛,令人感慨。直至2011年,由于特殊的机缘,《澳门理工学报》得以改版,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办好一本高质量的学报,乃理工人所追求之夙愿,学院理事会对此寄予厚望。2010年底,学院特别敦聘刘泽生教授前来主持《澳门理工学报》 的改版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紧张筹备,2011年10月,一份全新的《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终于面世。新版《澳门理工学报》设有名家专论、港澳研究、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语言翻译等特色专栏,其学术之厚实、品位之高雅、特色之鲜明、编辑之规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学术界、期刊界的广泛好评。本刊发表的文章,广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二次文献转载。以“复印报刊资料”中国高校学报全文转载排行榜为例,改版次年(2012),《澳门理工学报》 转载率为9.28%,位居全国第56名;2013年转载率为23.26%,位列第13名;2014年转载率为33.71%,上升至第6名。其后排名一直稳定在全国前列,2015年转载率为31.33%,名列第6位;2016年其转载率更上升至38.2%,名列第4位,其转载量则为34篇(排名第5位),综合指数达到 0.658152(排名第5位)。改版七年来,《澳门理工学报》坚持开门办刊、海纳百川的风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誉为学术期刊界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甚至被学界称为一种值得研究的“《澳门理工学报》现象”。这是令人值得欣慰的事。


在本刊近年的专栏文章中,比较集中受到学界关注的是名家专论、港澳研究、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等栏目。由于目前发行、传渠道等条件的限制,本刊的学术影响受到较大的局限。承蒙广大读者、作者的厚爱,为加强海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弥补学术传播上的缺陷,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经学院理事会研究决定,将陆续精选《澳门理工学报》的部分专栏、专题文章,按专栏或学科、作者等不同类别重新编辑,以及部分知名学者精选的学术著作、由学报编辑部主办或承办的部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分期分批出版“澳门理工学报丛书”。正是由于有了《澳门理工学报》近20年的艰辛努力,尤其是2011 年以来的成功改版,有了学术界、期刊界以及广大读者朋友的支持,有了一支来自五湖四海、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的热心参与,有了刘泽生总编辑主持的这个编辑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才有了这套丛书的陆续问世。这也是编辑出版本套丛书的缘起。


在七年前的本刊改版号贺词中,笔者曾经真诚地表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报既是学院的窗口与桥梁,又是学术的旗帜与殿堂。学报与大学、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学报之路与大学之道,其理相通。《澳门理工学报》不仅仅属于理工学院,属于澳门,更属于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我衷心祝愿《澳门理工学报》、“澳门理工学报丛书”越办越好!谨此向我们尊敬的作者、读者和编者,向关爱我们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鸣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一篇:王先明:《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 (上、下册)

下一篇:黄道炫:区域史研究正不断拓展史学研究的视角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苏ICP备09043283号

    电话(传真):025-83594638  邮箱:lvjingnd@nju.edu.cn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逸夫管理科学楼


MAYIDEA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