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download
学术资讯

新书推介|李恭忠: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发布时间:2018-11-22 22:39:00

本书自序

时光匆匆,自从1992年高中毕业,进入北师大历史系读书,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距离博士毕业留在高校任教,也已十五年有余。年逾不惑之际,回顾以往的学术历程,盘点此前留下的文字,既是为了向师友同仁和有心读者汇报请教,也是为了下一个阶段继续前行。

收入这本小书的15篇文章,大体可以反映笔者过去二十年的学术轨迹。硕士阶段,在北大历史系徐万民教授指导下,我开始关注中国海洋史,围绕近代中国引水权的丧失与收回这一主题,出版、发表了一本专书《中国引航史》和数篇论文。收入本书第二编的《“倭寇”记忆与中国海权观念的演进》一文,即为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延续。

1999年秋,我来到南京大学,追随蔡少卿先生攻读博士学位。蔡先生是一位社会史大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身边凝聚了一批国内外同行、弟子,各人的研究领域、学术路径和风格大相径庭。蔡先生自己专精于会党史,但却鼓励弟子们自由探索。受惠于这种有利的学术环境,我们也就放开手脚,自由“伸展”。当时“新文化史”刚被引介进来,在大陆学术界还显得比较新鲜。受此影响,我的学术兴趣逐渐聚焦于民国政治文化,最终选择了孙中山的陵墓、葬礼和身后形象塑造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此后十余年里,围绕这一题材,以及近代中国的符号、记忆与认同等主题,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出版了专书《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目前,关于孙中山形象的研究虽已告一段落,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公共记忆和国族认同仍然是我关注的主要内容。此次收入5篇论文《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总理纪念周”与民国政治文化》《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汇集为第三编“记忆与认同”。

研究英雄形象、政治文化这样的主题,免不了受制于权力中心的视角,自上而下、从中心向边缘观察历史。为了视角的平衡,也有必要自下而上、从边缘向中心去观察。社会史特别是秘密社会史,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业内都知道,蔡先生是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我当初决定南下求学,本科时候的老师刘北成教授也向我提示,秘密社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领域。只是当时我对此领域几乎一无所知,也没有领悟到刘老师话中的微言大义,自认为很难在三年内做出一篇较为满意的博士论文,因而不敢贸然闯入。博士毕业、留在南京大学任教以后,我开始补习秘密社会史方面的知识,向师友请益,跟同行切磋,逐渐培养起对此领域的感觉。十几年下来,最主要的收获是,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角落,将“秘密社会”视为一个跟常规社会判然两分的神秘实体,而是应该更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交互影响。简单地说,就是从“秘密社会”反观常规“社会”的构造特征和运行逻辑,并从常规“社会”的特征去理解“秘密社会”的生成和存在。收入本书第一编的5篇论文《“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结义:近代中国的“社会”想象》《“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蒙冤叙事与下层抗争:天地会起源传说新论》《民族主义的“发明”:辛亥革命前后的会党论说》,即为这一方向的探讨。此外,收入本书第二编的3篇文章《青年孙中山的革命想象》《张謇科举经历探微》《谁之县政》,也体现了从社会史视角切入传统政治史、制度史题材的尝试。至于超越“秘密社会”,进而从整体宏观和深度细部两个方面去把握一部中国社会史,则仍待于今后的更多努力。

近年来,概念史研究在东亚和国内学界渐成气象。虽然早在十几年前,孙江教授就尝试着把我引入这一领域,可是我的感知一度较为迟钝。随着年岁日长,从事具体研究的经验渐增,对于概念史研究的意趣才算略有感觉。在近现代中国语境下,一些基本概念对于学术研究乃至政治、社会变迁的重要意义尤为明显。小到撰写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大到中华文明的再造,基本概念或者起到支撑作用,或者产生误导效应。概念史研究可谓思想史、知识史、文化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相互激荡之下的“化学反应”,由此可望正本清源、溯往及来、揭开迷雾、启迪真知。前一阵偶然看到“语言腐败”的说法,这一现象虽然已经人所共知,但经某位知名经济学家正面提出,仍然犹如当头棒喝,令人痛感在中国推动概念史研究的必要性。收入本书第二编的《从republic到“共和”》,即为笔者在这方面的学步之作。前述《“倭寇”记忆与中国海权观念的演进》一文,以及第一编所收各文,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概念史研究的影响。社会史和政治文化史领域的下一步推进,仍然需要概念史方面的功夫作为支持。

研究历史,有点像抗战时期游击队挖地道,从几个不同的口子挖下去,各条坑道宽窄、深浅不一,曲里拐弯,各有分叉,最后又能相互连通,从而构成一方地下迷宫;又有点像苍莽群山里的反复跋涉,从不同路口进去,攀至不同高点,彼此风景映照,甚至所经路线还能相互连通,一幅群山图景由此逐渐清晰,直至了然于胸。当然,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可没有那么简单。挖一条坑道,攀爬一座山峰,或许就是几天、几个月的事情。史学领域的探究,一个方向就需要付出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获得独到见解、形成全局观照,则是优秀史家毕生的追求。这种境界,虽未必能至,但心向往之。

收入本书的各篇文章,均曾在不同学术刊物发表过,此次收入本书,有的在内容方面略有修订,均在文首予以注明。个别资料在不同文章里使用过,此次结集时视情况予以删减。这些文章得以完成、刊出,离不开以下各位师友的直接帮助:蔡少卿教授、常建华教授、陈力卫教授、陈蕴茜教授、费约翰(John Fitzgerald)教授、黄兴涛教授、赖德霖教授、李里峰教授、李良玉教授、刘平教授、刘维开教授、闾小波教授、潘清研究员、朴尚洙教授、邱格屏教授、孙江教授、田卫平主编、王奇生教授、谢维研究员、徐万民教授、徐秀丽研究员、许丽梅女士、薛刚编辑、张凤阳教授、张燕清女士、仲伟民教授、周晓虹教授、朱剑教授。当然,文中存在的内容错误或者纰漏之处,责任完全在我本人。此次得以结集成册,感谢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石斌教授的雅意,以及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努力。二十多年一路走来,关心、帮助过我的人还有更多,在此难以一一列出,只能心存感念,亦为后续前行的动力。

                                                        

                                                                                                                    著者

2018年3月

于南京仙林


上一篇:新史学荐书075|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田野·社会丛书”第二辑

下一篇:新书推介|李里峰: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苏ICP备09043283号

    电话(传真):025-83594638  邮箱:lvjingnd@nju.edu.cn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逸夫管理科学楼


MAYIDEA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