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download
学术资讯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1期目录

发布时间:2019-02-15 20:28:00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作者

页码

·专题论文·

“二八五团”下的心灵史——战时中共干部的婚恋管控

黄道炫

4

何为进步:章太炎译介斯宾塞的主旨变焦及其投影

彭春凌

23

第二次耗羡归公:同治年间江苏的钱漕改章

周健

44

祭祀、控产与革命

——清末民初慈溪师桥的财产秩序和宗族演变

蒋宏达

65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中国驻日使领馆

张展

8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元宝形”轨迹下的近代中外关系嬗变

——读《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黄仁国

101

近代以来“规律”的语义变迁

——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重点的考察

王士皓

108


·读史札记·

张佩纶致李鸿章密札隐语笺释

张晓川

117

清末民初法政别科考

杨凌燕

126


·学术评论·

事件、刑案与中国近代转型——读尚小明《宋案重审》

李启成

131

史学研究中“现代性”认知先入为主的检讨

——以晚清厘金属性为中心

刘增合

141

“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省思

李发根

150


第八期“中国近代史论坛”征文启事

158

《近代史研究》稿约

159

英文目录与提要

160

书讯 《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84)《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116)《中国传统地权制度及其变迁》(130)

本期执行编辑/杨宏



·专题论文·


“二八五团”下的心灵史——战时中共干部的婚恋管控

 

黄道炫

 

内容提要   抗战和三年内战时期,为保持自身的战斗力,中共对军队和党政干部婚姻实施限制措施。中共中央没有为此颁布统一的规定,多由各根据地自行决定,但这些规定显然有中共中央的暗中支持。婚恋本属个人权利,限制措施对于已经适龄的普通干部而言,当然会形成煎熬,但中共实施这样的措施,也有其内在的理路。通过惩戒和引导双管齐下的管控,这一措施实施堪称平稳,没有激起大的波澜。在中共政治权力强力推进的过程中,婚恋意外成为个性与党性、个人与集体碰撞与交融的着力点之一。

关键词   二八五团 中共干部 婚恋 根据地 党性

作者简介   黄道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何为进步:章太炎译介斯宾塞的主旨变焦及其投影

 

彭春凌


内容提要   斯宾塞著述跨语际的翻译、传播、意义歧变与交叉影响,是工业革命后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思想史事件。1898年,《昌言报》连载了曾广铨采译、章炳麟笔述的《斯宾塞尔文集》。其中,《论进境之理》所对应的原作《论进步:其法则和原因》一文刊于1857年,浓缩呈现了斯氏进步哲学的整体设想。它区分“可知”与“不可知”,将科学与宗教的共生作为理解进步问题的前提。译作整体上淡化了原作“不可知”范畴所指向的宗教视域,相对放大了原作基于“可知”领域的科学所建构的物质宇宙图景。斯宾塞站在宇宙自然演进的立场上,强调只有祛除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视域,才能体察进步的本性;译作相关段落逆反原义,充分肯定人的意志和能力乃进步的中心。而严复对《论进步》首段的不同翻译,提示出中国另一条接受斯宾塞进步哲学的线索。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英美关于斯宾塞的新认知传入日本,又在日本被重新诠释。1902年旅日后,章太炎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通过东学的新知识渠道及“滤镜”功能,他对斯宾塞的认知有偏误地维持在其崇重科学、漠然于宗教的维度上。英、日、中数种文字的斯宾塞文本及其评价的曲折传译,产生了负负相加的跨文化误读,反映了早期全球化过程中知识生产的某种情状。

关键词   斯宾塞 章太炎 知识生产 不可知论 东学

作者简介   彭春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第二次耗羡归公:同治年间江苏的钱漕改章


周健

 

内容提要   咸同年间长江流域及东南各省的“减赋运动”,是继耗羡归公之后,又一次疆吏主导的财政改革,其实质是对雍正年间的田赋定章进行合理化改革,重构清朝的田赋收支结构。其中,同治四年前后江苏的钱漕改章,通过漕粮改折征收、重订钱漕收支章程,确立起一套历年根据米价、银价酌定田赋征价的弹性征价制度。这些新制,是对漕务运作中市场化趋势的确认与推进。然自甲午以迄清末,清政府在财政危局之下,不断侵蚀江苏的田赋盈余,用以外债、赔款及新政开支,钱漕新章不再能为州县提供必需的公务经费,遂失去设制之本义。

关键词   江苏 漕粮 地丁银 第二次耗羡归公 晚清财政 田赋

作者简介   周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祭祀、控产与革命——清末民初慈溪师桥的财产秩序和宗族演变

 

蒋宏达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浙江慈溪师桥沈氏宗族的组织形态和财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清代中叶以前,为了应对频繁的水利纠纷,沈氏与毗邻的异姓家族结成祭祀联盟。甲午战争前后,随着中日两国机器棉纺织业的迅猛发展,杭州湾南岸滨海沙涂被大规模开发成棉田,原先的水利祭祀联盟逐渐向沙涂控产组织转化。清末新政以后,地方权势沉浮不定,沙涂控产组织日益遭受内部冲突和外部“民变”风潮的冲击。北伐战争时期,内外矛盾汇聚成农民运动,严重冲击了乡村传统支配势力,从而使地方社会秩序陷入涣散、解体的危机。为纾解这一困境,传统的水利祭祀联盟和宗族控产结构被重新恢复,师桥地方产生“大革命”复活“旧制度”的悖论现象,地方社会在革命之后呈现新旧杂糅的面貌。

关键词   宗族 公产 乡村社会 北伐战争 农民运动 浙江慈溪

作者简介   蒋宏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中国驻日使领馆

 

张展

 

内容提要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日两国均在外交关系方面采取克制立场,不仅放弃宣战,还在各自撤回大使后保留使领馆。中国驻日使领馆奉命留驻,而日本当局虽避免公开驱逐中国使领馆,但试图迫使其主动撤退,遂以“官宪闯馆”、借侨逼迫、削减供给等办法逼迫之。在这一过程中,中日双方的外交博弈,日本当局对中国使领馆的监视与压迫,驻日使领馆的勉力维持,馆员的内部情况与对“易帜”行为的斗争,被迫附逆的在日华侨的艰难处境等,均影响着中国驻日使领馆的撤退进程。至19386月,中国驻日使领馆被迫停止办公,工作人员撤退回国。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驻日使领馆 华侨

作者简介   张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元宝形”轨迹下的近代中外关系嬗变——读《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黄仁国

 

内容提要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对近代中外关系的论述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该书紧扣“元宝形”轨迹,以侵略与反侵略为主线,汲取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近代中外关系的互动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剖析,展示了中国传统外交模式的衰落与新中国“另起炉灶”外交政策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对于理解新时代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中外关系 近代中国 张海鹏

作者简介 黄仁国,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省中国外交遗产研究基地研究员



近代以来“规律”的语义变迁——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重点的考察

 

王士皓


内容提要   “规律”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但是其“客观性”“必然性”含义的最终确立却只有几十年时间。在古代汉语中,“规律”是指人为制定的“规章律令”。晚清以降,随着科学观念的传入,“规律”一词才有了“客观性”“必然性”的转义,但这一义项并未得到普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规律”逐渐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表示“客观性”“必然性”含义的正式术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规律”不仅完成了自身的彻底转义,并在与其他相关词语的比较中取得优势地位,成为表述“客观性”“必然性”最常用的术语。

关键词   规律 语义变迁 客观性 必然性

作者简介   王士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读史札记·

 

张佩纶致李鸿章密札隐语笺释

 

张晓川

 

内容提要   光绪十年(1884)四月初九日,甲申易枢之后不久,张佩纶给李鸿章写了一封密函,函中多以隐语的方式讨论时局。此前,有陈寅恪、樊百川、姜鸣等学者对密函隐语进行了分析研究,但都有所疏失,尤其是关于“说法”“费布施钱”等重要处,均未能作出准确解读。详细释读密函隐语并结合相关史料,可进一步探究甲申年春张佩纶、李鸿章对于政治巨变的认识、判断及因应之策,及中法越南争端相关问题。

关键词   张佩纶 李鸿章 甲申易枢 中法战争 李福协定

作者简介   张晓川,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研究员


 

清末民初法政别科考

 

杨凌燕

 

内容提要   为培养司法审判人才,清末法政学堂开办了正科、别科等多种类别的法学教育。法政别科招收各部院候补、候选人员及举贡生监,学期三年,兼习政治、法律。此科既为清末培养了佐理新政人才,也为各级审判厅输送了新式司法审判人才。法政别科作为西法中渐过渡时期法政人才培养的变通之法,存续时间并不长,但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清末新政 法学教育 法政学堂 法政别科

作者简介   杨凌燕,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术评论·

 

事件、刑案与中国近代转型——读尚小明《宋案重审》

 

李启成

 

内容提要   聚讼百年的“宋教仁案”,可从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即作为历史事件的“宋案”、作为刑事案件的“宋案”以及近代转型视野中的“宋案”。尚小明《宋案重审》一书,在历史事件层面创获最大,作为刑事案件则仍有深入分析的空间,同时对转型视野中的考察有一定启发。尽管“宋案”经著者“再审”,仍有一些细节值得进一步推敲,但不论是在资料的搜集和综合运用上,还是在案情的梳理上,都有实质性的创新。著者提玄钩沉,意在探讨宋案这幕政治悲剧之因果,据此可凸显近代政法转型之复杂和艰巨。

关键词   宋教仁 刺宋案 尚小明 政法转型

作者简介   李启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史学研究中“现代性”认知先入为主的检讨——以晚清厘金属性为中心

 

刘增合

 

内容提要   厘金是太平天国战争催生的新财源。民国迄今,相当数量的成果认定晚清厘金为“商税”“国家正税”“营业税”等,这些“现代性”认知是清末民初西方财税知识输入和史学研究社会科学化的产物。事实上,在厘金创办后数十年间,帝王、臣僚乃至在华西人均不视其为“商税”,督抚和统兵大臣且反对“促厘为税”,铺税兴办的周折和乏效也映衬出厘金并非传统商税属性。尽管厘金趋向商税走了不短的路程,但并未完全演变成清代传统意义上的商税。史学研究中“现代性”认知、盲目追随模仿西学的倾向值得认真检讨。

关键词   厘金 商税 “现代性” 历史认知 罗玉东 铺税

作者简介   刘增合,暨南大学历史系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省思

 

李发根


内容提要   “国家政权建设”源于西方学者用以阐释西欧民族国家的生成路径,杜赞奇将之作为探讨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权力演变的主线。他的研究在中国近代乡村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检视这一体系的西方语境发现,国家政权建设是为了打破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乱局,强化对社会资源的支配以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但在行政权力统治社会的传统中国,国家对社会资源具有绝对支配力,中央式微不是西欧式封建制度所致,而是专制权力造成的治乱循环。在西欧,国家政权建设伴随着相对独立的城市、商业之发展及抗争性力量的衍生;反观中国,城市和商业只是政权的附庸。在西方,国家政权建设的根本利益诉求是构建公民社会,工业革命引发生产方式的划时代变革,推进了现代国家的确立;而近代中国总体徘徊于农业时代,缺乏建立公民社会的基石。

关键词   中国近代乡村史“国家政权建设”生产方式 专制权力 杜赞奇

作者简介   李发根,安徽大学历史系讲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书讯 | 近代史学刊(第20辑)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2期内容提要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苏ICP备09043283号

    电话(传真):025-83594638  邮箱:lvjingnd@nju.edu.cn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逸夫管理科学楼


MAYIDEA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