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筹建与早期运作(1946-1950)》出版
《国防部:筹建与早期运作(1946-1950)》,民国历史文化学术·源流成出版,2019
作者:陈佑慎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主要著作为《持驳壳枪的传教者:邓演达与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合着)及学术论文多篇。
「国防部」──你我都无比熟悉,却也不了解的单位。
对日抗战期间,主导战事的是军事委员会,1946年才成立了现在的国防部。
为何政府在战后要急着改组军事机关?
这颗新头脑又该如何运作,并处理与政府、国会的关系? 1946年6月,显赫一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告结束,业务由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国防部接收办理;自国防部长、参谋总长以下,3千余名参谋军官,2千名左右的士兵与勤杂人员,利用原中央军校的广大建筑群,作为办公处所或营房。这时期,每遇紧急军情,有时甚至是每日清晨,常可见到蒋介石亲自带领个人军事幕僚,连同国防部的相关主管,进行会议并裁决重大军事问题。蒋介石公子蒋纬国日后形容,此处可说是当时的「全国军事最高领导中枢」。 换言之,以蒋介石为中枢,再加上3千余名国防部军官,构成了指挥调度数百万国军部队剿共作战的「头脑」。这颗头脑究竟如何运作,攸关中华民国政府的存续,牵动国家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走向。本书的撰写,就是要勾勒国防部的制度源起与运作结构、国防部军官群体的人事背景与活动,以及蒋介石等主要政治军事领导人的思维与作为,探讨1946至1950年间,一段影响绵延至今的剧烈变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