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学术讲座”第十六讲顺利举行
白雁探《首都城内分区图》界址及功能,刘永广谈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记忆变迁
2017年11月01日18点30分,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博士生学术讲座”第十六讲在历史学院223会议室如期举行,有30多名校内外师生参加。本次讲座由2016级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于宁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是2016级中国古代史博士生白雁,题目为《<首都城内分区图>各区界址及功能探究》。该文以1929年原有的《首都城内分区图》为考察对象,将其与明代以来若干份南京城市地图进行比较,揭示出该图分区界址的规划和特点,以及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之处。
报告结束后,中国史系主任李玉老师、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朱向东局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分别进行评议。他们充分肯定文章在史料收集与图像对比上的“工匠精神”,并各自给出独到的见解。李玉教授强调要扩大史料范围,将历史背后的丰富性展现出来,还原立体的南京城市史。朱向东局长以自身的文化工作经验说起,谈及“首都计划”在分区上“以民为本,以市为根”的理念,认为文章末尾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细节上深入,如比较“首都计划”与现状之间的差异。周琦教授则从专业的角度建议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呈现地图的科学性。
第二位报告人是2015级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刘永广,题目为《从殖民象征到文化遗产: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记忆变迁》。本文主要围绕上海汇丰银行大楼的集体记忆展开,剖析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间段内,该大楼所承载的现时集体记忆对以往集体记忆的弱化与消解,以展示出上海汇丰银行大楼多重性的记忆变迁。
报告结束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胡阿祥老师、中国史系主任李玉老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王楠老师,2017级中近史博士谢任分别作了精彩点评,他们认为该文结构清晰、严整,从历史、社会记忆的角度来研究,很有新意。存在的问题是对记忆理论融入度不够,题目的表述不太精确,此外,文中集体记忆变化的关节点有待深入发掘。
最后的总结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胡阿祥老师和与会诸位老师都认为,学术研究要经世致用,服务于社会。此次两位报告人的议题均属于城市史,城市史研究离不开建筑、道路与人。历史研究知道结论,也要了解过程;寻求答案,也应关怀未来。勉励参加讲座的同学们,在相互切磋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